在這走一轉,即可滿足多個願望,難怪如此「旺丁」,難怪被譽為是「男人街」。說的是人稱「鴨記」的鴨寮街,只要從街頭的排檔穿越到街尾,總能把一、兩件電子零件或手機配件帶回家。

從早到晚,往來的人流幾乎清一色都是男的,沒特定年齡組群,也沒特定的購買模式。某天上午,某中年男士買了個鎖扣;黃昏前人潮開始旺起來之時,某年輕型男在揀選電話機殼和保護貼。翌日,排檔的營業額,則由另一組顧客光顧另一些產品帶動。日復一日,年復一年……

只是,誰也難以想像如此興旺的鴨寮街,許多年前竟是水盡鵝飛,沒太多人閒逛當時專售二手舊物舊電器的攤檔。更難想像的是,這條「男人街」的街道商會主席竟是一位斯文端莊的女士。從主席李笑媚口中,才得悉當年這僻靜的街道,正好是流動小販「走鬼」時的避難所。

常說港人有堅毅勤奮和靈活變通的特質,那年代在鴨寮街的爭分奪秒為口奔馳的檔戶們,正好成功而完美地演繹。八十年代起,鴨寮街成功轉型為電子零件的集散地,電線、螺絲、電掣、變壓器、燈泡、電鑽……都是家用必需品。也弄不清是需求帶動供應,還是後者牽引前者,這裏約二百個由鐵枝、防風板等搭成的簡陋攤檔,從此就興旺起來。

當別人慣用蓬勃來形容九十年代的香港經濟時,鴨寮街自然受惠於港人提升了的購買力。那時候的人流,常把排檔之間的路面擠得水洩不通,大家趁墟似的左穿右插尋寶去。當下的經濟環境變了,顧客也沒那麼疏爽,然而,全賴鴨寮街檔戶們保有「老實商人」的傳統,不論是遊客或新舊顧客,都愛這裏的應有盡有與貨真價實。

從簡陋攤檔到去年換上全新而齊整的「屋仔」,當年輕化也在鴨寮街產生化學作用時,不論出售的產品與目標顧客們,也正朝着這方向前行。

鴨寮街相片1
鴨寮街相片2
鴨寮街相片3
鴨寮街相片4
鴨寮街相片5
鴨寮街相片6
鴨寮街相片7
鴨寮街相片8
鴨寮街相片9
鴨寮街相片10
鴨寮街相片11
鴨寮街相片12